首页

澳洲简公主

时间:2025-05-30 06:37:43 作者:评论:从“减法”中看共同富裕 浏览量:33587

  《华尔街日报》1日引述一名美国官员的消息报道称,拜登政府计划当地时间6日与中国官员在华盛顿举行一场“罕见”的核军控磋商。美方官员表示,这将是自奥巴马政府以来两国首次讨论该议题,双方将重点讨论如何降低误判风险。中美举行核军控磋商的消息2日得到中国外交部证实。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同世界主要国家就军控与防扩散问题保持着密切沟通。中美将于下周在华盛顿举行司级军控和防扩散磋商,外交部军控司负责人将率团出席。根据双方商定的安排,中美双方将就国际军控条约履约防扩散等广泛议题进行对话交流。

  据汪文斌介绍,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访美期间,双方商定近日举行包括军控和防扩散磋商在内的一系列磋商。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核政策项目一名研究员分析称,这次磋商是为预期中的中美元首会晤创造更好的政治氛围而作出的努力。报道还提到,这将是一次“美国官员了解中国核原则以及核武库建设情况的机会”。

  彭博社分析认为,美方磋商的目标是为了让拜登政府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计划。几周前,五角大楼发布的一份报告宣称,中国制造核武器的速度快于预期。此外,报道称,美国正急于阻止同中俄发生三方军备竞赛。今年2月,俄总统普京签署关于俄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法律。美国国务院发言人10月30日表示,美国希望与俄罗斯就制定2026年《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到期后的军控体系和核风险管控问题进行对话。不过,俄方认为美方缺乏诚意断然拒绝了这一提议。

  军事专家宋忠平2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方想要通过核军控磋商“探底”中国的核实力,同时阻止中俄发展新的核力量。美国“三位一体”核力量正在转型,美国担心其他国家超越自己,所以希望通过核谈判来阻止别国发展,并不是真正为了全球核战略平衡。

  《华尔街日报》称,华盛顿正努力应对如何遏制来自中俄的双重核威胁的这一挑战,包括美国在未来几年是否需要扩大核力量这一政治敏感问题。但报道提到,美俄长期以来通过正式谈判来限制双方核实力,而中美这次磋商并非两国开启同类正式谈判的信号。

  宋忠平解释说,这是因为中国与美俄的核武器数量不在同一量级,中国从来都没有同意与美国开展正式的核军控谈判,所以这次核军控磋商也是“非正式”的。

  事实上,美国过去一直想要将中国拉入美俄核军控谈判,以此限制中国核武库建设。2020年,美国总统军备控制特别代表马歇尔·比林斯利宣称要向中国施加一切必要压力,要求中国参加削减核武库规模的谈判。今年6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美国军控协会演说时,提出逐步将中国拉入军控对话的方法。沙利文称,可以制定一项多国参与机制,根据该机制,中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将相互通报导弹试射情况。该机制实行后,还可在这些国家间建立“危机沟通”渠道,就核理论、政策和开支进行讨论。

  中方已多次阐明立场,无意参加所谓的“中美俄三边军控谈判”。2020年,时任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傅聪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提出所谓的三边军控谈判,是为其自身摆脱条约束缚、谋求绝对战略优势制造借口。中国核力量与美俄相比完全不在一个量级,要求中国参加所谓的三边军控谈判不公平、不合理、不可行,中国不会参加。如美愿将自身核力量降至中国水平,中国愿参与国际核裁军谈判,但这在可预见的将来恐怕不会发生。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的核力量正在上升,但还没有上升到参与核军控正式谈判的层级。即将举行的中美核军控磋商表明,中国不回避自身应承担的核军控义务,这也是中美博弈的一部分。

点击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天津发布暴雨、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12月4日电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由于韩国总统尹锡悦宣布“戒严令”期间的影响导致汇率波动加剧,韩国航空业开始加强对汇率的监控。目前,韩国国内航班仍在正常运营。

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进出口总额10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95亿美元

艺术体操不仅是力与美的展现,更是技巧与创意的碰撞,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竞技性。根据规程,比赛分为资格赛和单项决赛,6天的赛程中一场场“力与美”的视觉盛宴将轮番上演。

欢迎回家!旅美大熊猫“美香”一家顺利回国

今年7月以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组织的“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中央媒体采访团,走进内蒙古、广西、宁夏、西藏、新疆,探访民族地区的新发展新面貌。

上个月,软银创始人孙正义也在英伟达的日本技术峰会上表示,他对AI机器人充满热情,并认为AI医疗时代一定会到来。“未来每个人可能都需要一个量身定制的机器人,它就像是人的第二个身体,能看到你,和你对话,照料你的日常生活。”孙正义说道。

云南大理森林火灾已全部扑灭 无人员伤亡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扬州市通过智慧医疗建设,整合诊前、诊中、诊后全程服务,探索实践预约诊疗、智慧导诊、诊间结算、药品配送、慢病管理等服务场景应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